查看原文
其他

Forced Labor之三:从新疆棉花到光伏硅料,还有多久?

testpv 全球光伏 2023-01-12




最近关于H&M、耐克等因所谓“强迫劳动”引发的关注成为热点,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说,除了新疆棉花是纺织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来源,能成为西方关注的重点外,下一个关注重点,恐怕就是光伏产业的“多晶硅”。

 

根据《全球光伏》此前发布的☞☞《Forced Labor》:美国光伏贸易保护的又一借口,目前全球光伏用高纯度多晶硅料(主流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材料) - 85%都是在中国生产的,而中国超过60%的多晶硅料都是在新疆生产的。

 

“棉花”之后,多晶硅料或是西方国家进行光伏贸易战的又一重磅借口。

 

1. 全球50%以上的硅料来自新疆


根据《全球光伏》的调查,全球光伏产业链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在多晶硅料供应领域,由于韩国OCI退出光伏硅料供应,瓦克德国、美国多晶硅工厂的业绩下滑,美国亥姆洛克多晶硅工厂有限的产能,,挪威REC的美国工厂关闭,导致全球85%的光伏多晶硅料来自中国。

图1:全球光伏多晶硅料的来源地分布(Source:Clean Energy Associate)

 

而由于多晶硅属于高耗能产业,中国的多晶硅生产工厂多集中在电力资源丰富地区,如新疆、云南、四川、青海、内蒙等,山西、河南、江苏徐州由于煤炭电力资源丰富,也有少量多晶硅产能存在。

 

图2:截止2020年中国多晶硅料产能分布(Source:Clean Energy Associate)

 

因此,2020年之前,新疆太阳能硅料产量占到了中国的60%、全球的50%以上。

 

2021年,随着协鑫颗粒硅产能释放,以及通威、阳光能源、协鑫等在四川、云南的硅料产能释放,非新疆硅料产能占比将增加到中国硅料总产能50%左右。

 

即便如此,2021年全球光伏产业用到的多晶硅原来仍将有40%左右来自新疆。

 

要知道,近日被卷入纷争的新疆棉花,2020年占中国棉花产量的87%,在全球棉花产量中占比仅为21%,在国内消费比重超过2/3。

 

如果欧美的“所谓强迫劳动”借口继续发酵,下一个波及的产业很可能是光伏硅料。

 

2. 光伏行业雷声


其实H&M在2020年9月就已经发布了“所谓强迫劳动”声明,半年多来一直未被人注意到。最近美国、欧盟针对中国的“所谓强迫劳动”政治斗争越演越烈,国人又将这些公司的声明翻出来了。

 

在光伏产业,《全球光伏》在一月初就已发现,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在2021年1月8日发布了关于在太阳能行业强迫劳动的声明:

SEIA仅凭纽约时报的不实报道,就表示“自秋季以来,我们就积极地告诉所有在新疆地区运营的太阳能企业立刻转移其供应链。我们将重申此呼吁转化为行动,要求所有太阳能工厂立刻离开新疆地区”。

 

除此之外,SEIA还设计了一个声明,要求光伏企业签署“太阳能行业反对强迫劳动声明”

据《全球光伏》了解,一些在美国设有分支机构的中国光伏企业,由于在新疆设有光伏生产基地,也不得不签署了该声明,但这些企业也重点表示他们的新疆工厂并没有强迫劳动。

 

至于这样的声明签署,到底是一个陷阱,还是SEIA为了表示“政治正确”的一个态度,或是SEIA为了应付美国政客的一个障眼法,目前尚不清楚。但SEIA表示,他们会开发一套评估手段,以帮助新疆光伏企业和其产品证明没有“强迫劳动”。

 

3. “强迫劳动”谎言对光伏的影响


如果关于“强迫劳动”的斗争会愈演愈烈,下一个战场很可能是光伏产业,毕竟过去全球超过50%的太阳能多晶硅料来自新疆,超过85%的多晶硅料来自中国。所谓“强迫劳动”,只不过是西方政客抵制中国制造和支持中国分裂势力的一个借口,而光伏产业,正是西方曾经失去的辉煌,又是西方国家未来要重点发展的应用。以“强迫劳动”为借口打击中国光伏产业,扶持本国光伏制造,正是“光伏双反”也无可奈何之后的另一种手段。 

 

那么,如果“强迫劳动”真的被用于光伏产业,打压新疆多晶硅料对全球光伏产业到底有多少影响?

 

《全球光伏》认为,首先这无疑会推高光伏度电成本。无论是从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布局还是中国硅料生产的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制造成本,中国制造的硅料为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果在光伏平价上网之际打压新疆多晶硅料,必然会扰乱全球多晶硅料供应链。国外的REC、OCI、Hemlock、Wacker等企业的多晶硅生产设施陈旧、老化,生产成本高,现在开始投资新的产能也风险未卜,加上2021年全球正面临多晶硅料产能不足引起的涨价,打压新疆多晶硅料只会让欧美的光伏系统成本更高。

 

其次,打压新疆多晶硅料将增加企业非制造成本。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是全球供应链的核心,每年超过70%的光伏组件,超过80%的光伏电池都来自于中国。中国每年需要进口20%的多晶硅料以满足电池和组件的生产。如果刻意区分新疆和非新疆多晶硅料,必然会要增加额外的调查、举证,让第三方认证、海关核验等环节增加时间、人力和物力,成为政治因素下的非制造成本。

 

第三,打压新疆多晶硅料并不会影响中国光伏产业供需。2021年新疆的硅料产能大约在30万吨左右,按照每万吨对应两吉瓦电池产能计算,新疆硅料可以满足60GW的光伏需求。得益于中国内、外双循环政策的提前部署,2021年中国国内光伏组件的需求就将有60-70GW。更何况全球并非所有国家和地区都会跟风欧美政客的所谓“强迫劳动”,国内国外这一部分的组件需求大约在100GW左右,对应硅料需求在50万吨左右,远远超过新疆现有30万吨的多晶硅料产能。

 

中国非新疆地区的多晶硅料产能就已经完全能够碾压欧盟和美国的光伏组件需求,更何况由于双反和贸易保护,美国市场上本来就没有多少中国光伏组件和电池。欧盟如果拿所谓“强迫劳动”来作为非关税贸易壁垒,势必会迎来另一场反制之战,无疑增加了他自己作死的可能。

 

4. 所谓“强迫劳动”,一场新的作死


H&M、耐克等发布了“所谓强迫劳动”声明,引发国人强烈抵制。上周四,H&M已从其公司网站上删除该声明,并在微博上写道,“一贯尊重中国消费者”,并致力于在该国的“长期投资与发展”。而纺织行业关于“强迫劳动声明”的源头BCI,其上海代表处近日也发布声明,表示中国区项目团队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上周在浙江桐乡举办的☞☞第四届BIPV产业领跑创新论坛上,德斯泰董事长叶卫民表示,由于中美贸易战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国内客户的国产化替代内需大大增加,2020年该公司产品订单大增。

 

如果西方政客拿“强迫劳动”对光伏多晶硅产业说事,不仅不会影响到新疆的多晶硅供应,反倒可能遭来另一场消费者/客户的反制,让中国的光伏制造更强大、更具竞争力,让中国的光伏内需更多,更普及。

 

而这对于欧美政客来说,一场子虚乌有的“强迫劳动”欲加之罪,无疑是一场新的作死。


相关阅读
☞☞Forced Labor – 不能忽视的“窦娥冤”
☞☞《Forced Labor》:美国光伏贸易保护的又一借口
原创No.1723;转载联系授权

光伏在线,全球视野;

特约评论,专业解读。

公众号“光伏测试网”正式更名为“全球光伏”,在保持原有技术专业特色和质量认证解读的基础上,更注重全球光伏市场重要资讯,分析各国光伏政策和趋势,传递领先企业、领先产品、领先技术的最新动态。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

☞☞光伏成为发电产业鄙视链顶端的来龙去脉

☞☞2021年大尺寸电池组件产能情况

☞☞新二线玩家逾460亿投资进场厮杀

☞☞主要电池制造商产能一览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首届TOPCon电池技术发展与设备创新国际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